唐朝好郎君 第二百四十一章 某要埋了他

小说:唐朝好郎君 作者:叶苑风 更新时间:2024-11-02 23:13:05 源网站:天天小说网
  “谁第一个站出来说说?究竟是战好,还是和好?”

  馆里的十几位学生相互推辞一翻之后,还是牛僧孺先站了出来,“老师,学生以为,会盟更好。”

  “说说你的理由。”

  牛僧孺能第一个站出来,李煜并不意外,在历史上的“牛李党争”中,牛僧孺可是一方的主要代表。

  “汉初,国弱兵弱,文帝时期为了修养生息,而与北方强敌匈奴和亲。及至汉武之时,国富民丰,兵强马壮,卫青、霍去病率大汉铁骑屡次大败匈奴,使北方迎来了百年的太平!如今,我大唐虽取得一时之胜,然朝廷无富裕钱粮支撑大规模、长时间作战,故而应会盟!待到兵强马壮之时,再徐徐图之。”

  李煜点点头,牛僧孺引经据典,倒也有一些可取的地方,如今这个大唐虽然谈不上病入膏肓,可也是一只生病的老虎。百姓食不果腹,除神器营之外,军队战斗力低下。

  “老师,牛世兄的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大唐也非孱弱不堪,若以我大唐一国之力灭吐蕃,倒不如联合回鹘、南诏等国,联合对吐蕃用兵,届时吐蕃一灭,再分其疆土。少了吐蕃这个大患,朝廷方可有余力结束地方节度使割据成王的局面。”

  接着牛僧孺发表自己见解的是苏况,和牛僧孺相比,苏况更像后世的愤青,直率敢言,再换句话说就是没心眼。

  “合其他小国之力共图吐蕃,倒也有一些道理,只不过靠什么把这几个小国凝聚到一块呢?三寸不烂之舌吗?我想这几个国家不会凭借我大唐使节的一句话就堪被驱使,共讨吐蕃。”

  “这……”苏况有些答不上来。

  随后,杂学馆的其他学生也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但与牛僧孺和苏况的言论大同小异。

  李煜最终把视线投向了非杂学馆的学生,尽管这些学生对杂学偏见颇深,他还是希望有一些人能站出来,以另外的角度解读大唐和吐蕃的关系。

  可是等了好一阵子,都没有学生们站出来,李煜有些失望,看来国子监教出来的都是俯首帖耳的乖宝宝,没有胆气。

  “都没有的话,那某就开讲了。”

  李煜准备开讲,顿时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就连快要打盹睡着的程德也来了精神,终于要显摆了么?

  “在这里,某先不讲对吐蕃动武还是会盟,也不讲那些催人入睡的理论,就用提问的方式,来循序渐进地探讨。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有没有人知道,是大唐更有钱,还是吐蕃更有钱?”

  这时,终于有非杂学馆的人站了出来,“我堂堂天朝上国,北有京畿和河南道的沃野千里,南有江南道的鱼米之丰,自然要比吐蕃那蛮夷之地富有,先生这个问题,京畿三岁小儿都知,又何劳动问?”

  这个学生刚说完话,立刻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赞同,在他们看来,这个大唐即便经历了安史之乱,又陷入藩镇割据的大坑,纸面上依然比吐蕃那个遥远之地好太多。

  “很好!至少有人知道在安史之乱前,大唐是那么的富有,但是……”

  李煜看了一眼这些锦衣玉食的学生们,从小在金窝银窝里长大的人,他们心中的大唐永远是富饶的,强大的。

  “大唐这么富有,为什么还会被蛮夷之地的吐蕃压着打?以至于连陇西都丢了?甚至京师还被吐蕃攻破过?”

  当他提到这里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目光都暗淡下来,十几年前,他们都还是几岁的孩子,他们亲眼见到过这个繁华的京师是如何被吐蕃铁骑蹂躏,江山失色。

  “是我们的军队太弱了!”苏况沉声说道。

  “答得好!”李煜要的就是这个答案。

  “高祖太宗皇帝之时,能文能武者比比皆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将士常怀报国之心,可如今呢?有谁告诉我那个可以一直打到大食的唐军哪儿去了?”

  学生们:……

  “毫无疑问,如今的唐军已经不是昔日的唐军,在这里,某且不去追究唐军如何连一个蛮夷吐蕃都打不过,留给你等思考,我们还是回到对吐蕃的战或者和上。吐蕃若亡,我大唐和回鹘等国瓜分吐蕃土地,倘若回鹘借此机会壮大自己,成为第二个好战的吐蕃,又当如何?”

  学生们回答:“灭了回鹘!”

  “回鹘灭国之后,南诏借势而起,成为第三个吐蕃该怎么办?周而复始下去,我大唐真的能岿然不动么?会不会有一天,我大唐会成为其他强敌瓜分的对象?”

  学生们:……

  在苏况的眼里,他的老师是一位军事强人,对敌人不妥协!可照如今的话来讲,似乎并不热衷于对吐蕃用兵,“学生不懂,既然不能灭了吐蕃,难道还任由其发展壮大,继续为害我大唐边境?亦或是如汉文帝那般与吐蕃和亲?”

  “和亲乃不得已为之,如今大唐虽然国力不继,但是应对吐蕃还是绰绰有余。”

  苏况更加茫然了,“既不能灭了吐蕃,又不能和亲,如是,先生当如何?”

  李煜还没开口,儒学的学生们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一副指点江山的大义凌然。

  “以某之见,国与国的关系非战即和,焉有不战不和的局面?如今我朝大胜,正要携得胜之师,南北夹击,一战定乾坤!即便不令吐蕃灭国,也要让其数十年不敢小觑我大唐。”

  “就是,如今韦将军坐镇剑南,运筹帷幄,且南诏、回鹘和渤海等国归附,理应携王师之威,共伐无道吐蕃,以彰昭昭天理。”

  “李世兄所言极是,如今正应一鼓作气,收复故土!”

  “李博士刚有寸许军功就来我国子监显摆,是欺负我等未曾读过史书么?”

  ……

  儒学的学生一番议论,惹得杂学学生心中不快,在他们面前诋毁自己的老师,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德裕!何乃欺人太甚!驱两千人与万余残暴之众战于丛山峻岭之见,杀敌近万!更何况我师年不过廿,便以军功封武安子,敢问,尔等可与我师相比?”

  被苏况这么卖力的吹捧,李煜坦然自若,我确实牛啊,诸葛亮二十七岁才开始展露头角,我还没成年呢!风吹云淡过后,李煜这才注意到,原来他就是牛李党争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喜欢唐朝好郎君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好郎君,唐朝好郎君最新章节,唐朝好郎君 天天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天天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