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尝熟读兵书,愿领精兵一万,前往剑南道与贼子一决雌雄!”

  李淳犯错,正好给了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倘若前往黎州驻防,一如在原州那样坚守不出,到了天寒地冻的时节,贼子粮草匮乏,自然退去,到那时再率大军追杀一阵,又能彰显自己的军事才能。

  “黎州乃剑南诸州的屏障,若黎州有失,剑南诸州唯一,臣以为应当命韦皋遣一上将驻扎,至于通王,大可不必亲自前往。”

  老臣郑珣瑜虽然年迈,可他不糊涂!通王有几斤几两,别人不清楚,可他清楚。

  “郑相此言差矣!正因为黎州的位置如此重要,本王才要亲自坐镇!”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若真让通王镇守黎州,请陛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臣历我大唐数十载,万不能再见国土沦陷,黎民受苦。”

  通王没有想到郑珣瑜居然以致仕阻止自己前往黎州,莫非黎州真的如郑珣瑜所说那样是兵家必争之地?

  “罢了,既然郑相以为不妥,朕就把剑南道的事情一并交给韦皋好了。”

  “陛下圣明~!”

  ……

  看到通王的打算没有得逞,李诵心中多少舒坦了一些,只不过如今自家儿子成为了一名普通士兵,不知道李煜如何保护他。

  李煜才没有保护他!要知道,神器营现在还不归属他统领,更重要的是,在陈锋率领神器营来原州之前,他已经接到陛下诏书,令他不得出京畿道半步!如今来到原州也是偷偷摸摸,若真被人逮到再参上一本,恐怕他就得被下狱了。

  当处罚李淳的诏书行至原州时,负责传诏的刘贞亮才发现李煜在这里,见护卫他来这里的神策军都没发现李煜的存在,刘贞亮假装看不见李煜,一本正经地宣读诏书完毕之后,悄悄地把李煜拉到了一边。

  “待诏啊待诏,你……你让老奴如何说你?此事若真被陛下发现,是要砍头掉脑袋的!”

  “放心好了!陛下不舍得杀我,杀了我谁替他对抗吐蕃去?谁提他平内乱去?谁……”

  还没等李煜说完,刘贞亮伸手就捂住了他的嘴,“祖宗!你嘴上收敛收敛吧,要是被哪个有心的听了去,肯定会在朝堂上弹劾你居功自傲,不把陛下和整个大唐放在眼里。”

  “你是有心的?”

  刘贞亮将头一扭,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咱家要是有心,还会提醒你这些么?”

  玩笑过后,李煜问起了正事,“朝堂上一定因为太孙的事情闹翻了天吧?”

  “谁说不是呢!就因为这事,通王在朝堂上跟太子殿下对着干,那个第五守亮更得意,上蹿下跳,为的就是打压太子一派,自从待诏被削官去职后,咱家的日子也有点难捱。”

  刘贞亮长叹一声,有些哀怨地斜看着天空。

  “第五守亮蹦达不了多长时间,太子上位,这头一个要器重的就是你刘贞亮,到时候可千万别忘了某这个老朋友。”

  “待诏,说句不好听的,眼下太孙新败,太子殿下正处于弱势,谁也说不好会闹出什么幺蛾子,万一哪位王爷得大家器重,今后这朝堂之上就没你我的事咯。”

  “老刘,这话你也就跟某说说!万一被那个有心的听了去,你头上这颗脑袋也快保不住咯。”

  “咱家相信待诏不是那个有心的。”

  ……

  刘贞亮跟李煜扯完朝堂上的事后,又转回到了原州,“待诏此番到原州,莫非是要替太孙报仇?”

  李煜摇了摇头,“怎么叫报仇?杀了阿西尼德玛算是报仇吗?不算!攻破逻耶城,俘虏墀德松赞吗?也不算。”

  “这老奴就糊涂了,如果俘虏吐蕃的赞普还不算报仇,怎么才叫做报仇呢?”

  “我问你,打仗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陛下开疆拓土!”

  李煜笑着摇了摇头,“这是其一!并且是很牵强的原因。”

  “其二呢?”

  “有人说,‘以战止战’,打仗并不单单是为了开疆拓土,汉武帝攻打匈奴,是因为匈奴南下牧马,百姓不堪其苦,故而霍去病和卫青二将驱逐匈奴数千里,才换来大汉盛世;我朝太宗皇帝时,大规模对突厥用兵,灭突厥,招降突厥各部,同样是为了求得北境的安宁。”

  “照待诏这么说,也有些道理。”

  “所以,与吐蕃一战,并不是俘虏了阿西尼德玛或者攻破逻耶城就是胜利,就是报仇。”

  刘贞亮是个聪明人,李煜说道这里,他如果还不懂的话,那就白伺候李适这么多年了,“老奴明白了,如今我大唐内外交困,首要目的是边境求稳,待解决了内忧之后,再除外患。”

  “啪啪啪啪!”李煜嘴角得意一翘,鼓起掌来。

  “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某来这里,只为了监督太孙殿下,磨磨他的心性,锻炼锻炼他军事指挥能力,这样这个大唐才能放心交给他。”

  “待诏一片苦心为太孙殿下,若陛下知道这事,又怎么会忍心剥夺你神器营的指挥权呢?”

  “然而陛下实际上并没有剥夺我对神器营的指挥权,不是吗?你以为陛下随随便便就会听某人的安排?这只不过是给朝堂群臣一个面子罢了。”

  刘贞亮一拍脑门儿,“待诏这一席话,令老奴茅塞顿开,原来陛下意在此。”

  “所以说,陛下不糊涂!走,随我一同去原州城墙上看看去。”

  “老奴正好体会一下这边关的萧瑟之景。”

  边关?我就呵呵了……大唐全盛时期,边关可不仅仅在这里,而是在遥远的中亚地区。你要体会萧瑟之景,应该去西域大漠。

  李煜心虽然这么想,可并没有挑起嘴仗,按照他所希望的,李煜带他来到了西城门。

  原州城不大不小,四个城门成为往来商旅的主要通道,和东城门主要客商为大唐的人不同的是,西城门那些商旅们来自吐蕃、回鹘、大食甚至拂琳。

  因为吐蕃游骑不断骚扰原州城,给这些往来的商旅也造成了不少的麻烦,所以今天这些客商们都龟缩在原州城,该喝酒的喝酒,该狎妓的狎妓,该打架的打架,把整个原州城闹得乌烟瘴气。

  喜欢唐朝好郎君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好郎君,唐朝好郎君最新章节,唐朝好郎君 天天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天天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