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缕薄云飘在朱雀大街上空。大理寺签押房内,许延年正伏案批阅卷宗,修长的手指间一支狼毫在宣纸上沙沙作响。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周寺正三步并作两步跨入房内,额头上布满汗珠。
"少卿大人!"他抱拳行礼,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去洛阳和杭州查探的人都回来了。"
许延年缓缓抬眸,那双幽深的眼睛闪过一丝锐利。他搁下手中毛笔,笔尖在砚台边缘轻轻一刮:"让他们进来。"
两名风尘仆仆的差役先后入内,靴底还沾着旅途的尘土。去洛阳的差役先抱拳行礼,粗糙的手指关节上还带着几道细小的伤痕:"大人,属下查到钱莫娘在洛阳有个十八九岁的儿子,名叫钱小乙。"他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份笔录,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卷曲,"那小子整日游手好闲,专好赌钱吃酒。"
许延年接过笔录,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每月初五必有人送银钱"一行字上轻轻摩挲,眉头微蹙:"近几个月可见过钱莫娘?"
差役摇头,喉结上下滚动:"邻居说,三个月前钱莫娘突然说要离开洛阳一段时日,之后再未露面。"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继续道,"倒是钱小乙,前几日还见他去赌坊耍钱,那小子现在出手比往日更阔绰了,竟在赌桌上押了十两银子。"
许延年眸光微动,转向另一名差役时,眼中已恢复平静:"杭州府那边如何?"
杭州差役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时,袖口露出磨损的痕迹:"回大人,冯健仁并非杭州本地人,原是蓝田人士,二十年前才到杭州。"他展开文书,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起初在客栈做跑堂小厮,后来不知怎的攀上了杭州富商沈家,娶了沈家独女沈晚棠为妻。"
许延年接过文书,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动纸页,目光在"沈氏独掌账目五年"几个字上停留片刻,:"夫妻感情如何?"
差役犹豫了一下,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沈家下人都说二人恩爱非常。"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不过有个老仆私下告诉属下,去年冯健仁曾提议举家迁往长安,沈氏起初摔了茶盏说不愿,后来不知怎的又同意了。"
许延年指尖在紫檀木案几上轻叩,发出沉闷的声响:"沈家如今还有何人?"
"沈老爷和沈老夫人健在,还有个堂兄。"差役顿了顿,喉头滚动了一下,"对了,冯家在杭州的产业,如今全挂在沈氏名下。"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案上几张宣纸,发出簌簌的响声。许延年伸手按住,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眸色深沉如古井寒潭。
正待再问,忽听院中一阵喧哗。许义匆匆进来,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大人,冯健仁又来了,这次带着十几个街坊,在衙门外哭天抢地,非要见您不可。"
许延年眉梢微挑,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见的冷笑:"让他等着。"转向两名差役时,声音已恢复平静,"你们先去用饭,午后详细写份呈文。"
---
大理寺前院,冯健仁一身素服站在石阶下,衣料却是上好的蜀锦。他对着围观的百姓捶胸顿足:"诸位乡亲评评理啊!"声音哽咽,却不见一滴眼泪,"凶手既已认罪,为何迟迟不判?我妻儿尸骨未寒啊!"他身后站着十几个街坊,有的面露同情地摇头叹息,有的则义愤填膺地挥舞拳头。
许延年踏出正堂时,阳光正好照在他挺直的背脊上,冯健仁立刻扑上前来,脚步踉跄却精准地停在许延年面前三步处:"许大人!今日您必须给草民一个交代!"他双眼通红,可面色却红润有光,连胡须都修剪得整整齐齐,身上还飘着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气。
许延年目光如刀,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冯健仁脸上:"冯掌柜要什么交代?"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立即处决钱莫娘!"冯健仁咬牙切齿,太阳穴上青筋暴起,"这毒妇害我全家,天理难容!"说着又要跪下,膝盖刚触到青石板就被许延年抬手拦住。
围观人群中,一个穿褐色短打的中年汉子高声附和:"冯掌柜说得对!这等恶妇,就该千刀万剐!"他挥舞着粗壮的手臂,露出腕上一道狰狞的伤疤。
许延年冷冷瞥了那人一眼,目光如冰刀般锋利,对方立刻缩了缩脖子,往人群里退了几步。他转向冯健仁,声音依旧平静:"按大唐律,命案需三司会审,刑部复核,方可定罪。"顿了顿,语气微凉,"冯掌柜若急,不妨先去安葬家人。"
冯健仁脸色一变,眼角不自然地抽搐了一下:"不!我要亲眼看着那毒妇伏法!"他突然提高声调,声音里带着夸张的颤抖,"晚棠十六岁嫁我,这些年..."话未说完,竟又嚎啕大哭起来,却偷偷从指缝间观察许延年的反应。
几个围观的妇人跟着抹泪,一个卖花的老妪挎着竹篮叹息道:"冯掌柜真是痴情人啊..."她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篮中的白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风惊鸿客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周寺正三步并作两步跨入房内,额头上布满汗珠。
"少卿大人!"他抱拳行礼,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去洛阳和杭州查探的人都回来了。"
许延年缓缓抬眸,那双幽深的眼睛闪过一丝锐利。他搁下手中毛笔,笔尖在砚台边缘轻轻一刮:"让他们进来。"
两名风尘仆仆的差役先后入内,靴底还沾着旅途的尘土。去洛阳的差役先抱拳行礼,粗糙的手指关节上还带着几道细小的伤痕:"大人,属下查到钱莫娘在洛阳有个十八九岁的儿子,名叫钱小乙。"他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份笔录,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卷曲,"那小子整日游手好闲,专好赌钱吃酒。"
许延年接过笔录,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每月初五必有人送银钱"一行字上轻轻摩挲,眉头微蹙:"近几个月可见过钱莫娘?"
差役摇头,喉结上下滚动:"邻居说,三个月前钱莫娘突然说要离开洛阳一段时日,之后再未露面。"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继续道,"倒是钱小乙,前几日还见他去赌坊耍钱,那小子现在出手比往日更阔绰了,竟在赌桌上押了十两银子。"
许延年眸光微动,转向另一名差役时,眼中已恢复平静:"杭州府那边如何?"
杭州差役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时,袖口露出磨损的痕迹:"回大人,冯健仁并非杭州本地人,原是蓝田人士,二十年前才到杭州。"他展开文书,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起初在客栈做跑堂小厮,后来不知怎的攀上了杭州富商沈家,娶了沈家独女沈晚棠为妻。"
许延年接过文书,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动纸页,目光在"沈氏独掌账目五年"几个字上停留片刻,:"夫妻感情如何?"
差役犹豫了一下,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沈家下人都说二人恩爱非常。"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不过有个老仆私下告诉属下,去年冯健仁曾提议举家迁往长安,沈氏起初摔了茶盏说不愿,后来不知怎的又同意了。"
许延年指尖在紫檀木案几上轻叩,发出沉闷的声响:"沈家如今还有何人?"
"沈老爷和沈老夫人健在,还有个堂兄。"差役顿了顿,喉头滚动了一下,"对了,冯家在杭州的产业,如今全挂在沈氏名下。"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案上几张宣纸,发出簌簌的响声。许延年伸手按住,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眸色深沉如古井寒潭。
正待再问,忽听院中一阵喧哗。许义匆匆进来,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大人,冯健仁又来了,这次带着十几个街坊,在衙门外哭天抢地,非要见您不可。"
许延年眉梢微挑,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见的冷笑:"让他等着。"转向两名差役时,声音已恢复平静,"你们先去用饭,午后详细写份呈文。"
---
大理寺前院,冯健仁一身素服站在石阶下,衣料却是上好的蜀锦。他对着围观的百姓捶胸顿足:"诸位乡亲评评理啊!"声音哽咽,却不见一滴眼泪,"凶手既已认罪,为何迟迟不判?我妻儿尸骨未寒啊!"他身后站着十几个街坊,有的面露同情地摇头叹息,有的则义愤填膺地挥舞拳头。
许延年踏出正堂时,阳光正好照在他挺直的背脊上,冯健仁立刻扑上前来,脚步踉跄却精准地停在许延年面前三步处:"许大人!今日您必须给草民一个交代!"他双眼通红,可面色却红润有光,连胡须都修剪得整整齐齐,身上还飘着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气。
许延年目光如刀,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冯健仁脸上:"冯掌柜要什么交代?"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立即处决钱莫娘!"冯健仁咬牙切齿,太阳穴上青筋暴起,"这毒妇害我全家,天理难容!"说着又要跪下,膝盖刚触到青石板就被许延年抬手拦住。
围观人群中,一个穿褐色短打的中年汉子高声附和:"冯掌柜说得对!这等恶妇,就该千刀万剐!"他挥舞着粗壮的手臂,露出腕上一道狰狞的伤疤。
许延年冷冷瞥了那人一眼,目光如冰刀般锋利,对方立刻缩了缩脖子,往人群里退了几步。他转向冯健仁,声音依旧平静:"按大唐律,命案需三司会审,刑部复核,方可定罪。"顿了顿,语气微凉,"冯掌柜若急,不妨先去安葬家人。"
冯健仁脸色一变,眼角不自然地抽搐了一下:"不!我要亲眼看着那毒妇伏法!"他突然提高声调,声音里带着夸张的颤抖,"晚棠十六岁嫁我,这些年..."话未说完,竟又嚎啕大哭起来,却偷偷从指缝间观察许延年的反应。
几个围观的妇人跟着抹泪,一个卖花的老妪挎着竹篮叹息道:"冯掌柜真是痴情人啊..."她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篮中的白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风惊鸿客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