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长江水位明显提升,咆哮着从应天城下奔涌而过,流向东方大海。
朱元璋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浩渺的江面,眉头紧锁。
就在刚刚,他接到了紧急军情。
陈友谅亲率水师顺江而下,战舰千艘,号称六十万大军,直逼应天。
“六十万?“朱元璋冷笑一声,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城墙青砖,明显不信。
“他陈友谅哪来这么多兵?”
即便是红巾军起义没爆发之前,一统天下的大元朝廷都没办法在一场战役中投入六十万大军!
就站在朱元璋身旁的刘基抚须沉吟片刻,道:
“陈友谅吞并了徐寿辉旧部,又收编了江西多路兵马。”
“虽无六十万之众,但二三十万总是有的。”
李善长也道:
“主公,我军此刻最多能动用十万兵马,敌众我寡啊。”
朱元璋呼出一口气,转身望向城内。
街道上,百姓熙熙攘攘,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还有稚童举着小小的木制玩具,在欢快地追逐玩耍。
朱元璋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这种生活,就是幼年时自己最梦寐以求的画面。
绝对,绝对不能让陈友谅破坏这一切!
“召集所有官员、将领议事!”
大堂内,气氛凝重,令人有种无法呼吸之感。
徐达、常遇春等将领齐聚一堂,注视着悬挂在墙壁上那标注着陈友谅水师推进路线的地图。
朱元璋环视众人一圈,缓慢开口。
“陈友谅来势汹汹,我军当如何应对?”
众将纷纷开口。
“主公,不如暂避锋芒,退守钟山!“郭英道:
“我军水师不及陈友谅,不如据险而守。等陈友谅兵马疲敝,便是我军转入反攻之时!”
“荒谬!”常遇春拍案而起,虎目圆睁。
“未战先怯,岂是大丈夫所为?主公,末将愿率精兵三万迎头痛击,定要让那陈友谅有来无回!”
还有人提议:
“敌众我寡,硬拼恐非上策。不如遣使求和,待过几年我方实力更加强大,再反攻武昌。”
又立刻有人反驳。
“陈友谅倾国之师而来,摆明了就是要灭掉咱们。遣使求和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反而会打击我军士气!”
争论愈演愈烈,朱元璋却沉默不语,陷入思考。
良久,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随后掷地有声地开口:
“陈友谅此番前来,必然是要灭亡我等才肯罢休。”
“求和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迎战!”
众人目光下意识集中在朱元璋身上。
这位年仅三十二岁的主公,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战意。
早在离间陈友谅、赵普胜时,朱元璋就已经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不是朱元璋不想发育。
而是事到如今,天下大势推动,已经没有继续发育的时间了。
朱元璋沉声道:
“有破敌之计策,可以说出,让大家一起商议。”
“若是什么求和之言,就免开尊口!”
大唐世界,长安。
经过多日奔波,李世民重新回到了皇宫之中,正在和监国太子李治交谈。
“为善,你这段时间监国感觉如何?”
李治擦了擦头上汗水,苦笑道:
“儿臣就一个想法,太累了!”
李世民哈哈地笑了起来,指了指金幕中的朱元璋。
“再累,你也是太平盛世之君,和朱元璋比起来又如何?”
李治无奈一笑:
“父皇,儿臣还是更喜欢当太平之君。”
他顺势将话题引导到金幕上:
“父皇,您觉得朱元璋有胜利的机会吗?”
“有。”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而且很大。”
“为何?”李治好奇道:“是因为金幕上的明太祖?”
李世民失笑摇头。
“不,是因为朱元璋已经完整地构建了一个国家制度。”
“为善啊,只有形成制度,才能算是国家。”
“没有一个足够稳定的,能统治各个阶层的制度,那只能叫做地方政权罢了。”
“有了制度,成了国家,纵然势力看似弱小,也能创造奇迹!”
李治闻言,看向金幕的目光不由变为期待。
他想看看,朱元璋究竟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刘基站了出来,对朱元璋躬身行礼。
“主公,臣有一计,应可破陈友谅!”
就在历朝皇帝集中精神想要看看这是什么计策时,画面却突然一转,到了陈友谅这边。
【应天府西,采石矶。】
浩浩荡荡的天完政权船队旗帜入云,连滔滔江水都被遮蔽。
一艘艘大船缓缓停在了码头上。
陈友谅和天完政权名义上的领导者徐寿辉两人在众人簇拥下走了下来。
陈友谅心情看起来很好,笑呵呵地指着面前的采石矶道:
“大王请看,这里就是两年前朱葛南下夺取集庆路的关键之地。”
徐寿辉明显有些神思不属,随意地点头嗯了一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朱元璋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浩渺的江面,眉头紧锁。
就在刚刚,他接到了紧急军情。
陈友谅亲率水师顺江而下,战舰千艘,号称六十万大军,直逼应天。
“六十万?“朱元璋冷笑一声,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城墙青砖,明显不信。
“他陈友谅哪来这么多兵?”
即便是红巾军起义没爆发之前,一统天下的大元朝廷都没办法在一场战役中投入六十万大军!
就站在朱元璋身旁的刘基抚须沉吟片刻,道:
“陈友谅吞并了徐寿辉旧部,又收编了江西多路兵马。”
“虽无六十万之众,但二三十万总是有的。”
李善长也道:
“主公,我军此刻最多能动用十万兵马,敌众我寡啊。”
朱元璋呼出一口气,转身望向城内。
街道上,百姓熙熙攘攘,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还有稚童举着小小的木制玩具,在欢快地追逐玩耍。
朱元璋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这种生活,就是幼年时自己最梦寐以求的画面。
绝对,绝对不能让陈友谅破坏这一切!
“召集所有官员、将领议事!”
大堂内,气氛凝重,令人有种无法呼吸之感。
徐达、常遇春等将领齐聚一堂,注视着悬挂在墙壁上那标注着陈友谅水师推进路线的地图。
朱元璋环视众人一圈,缓慢开口。
“陈友谅来势汹汹,我军当如何应对?”
众将纷纷开口。
“主公,不如暂避锋芒,退守钟山!“郭英道:
“我军水师不及陈友谅,不如据险而守。等陈友谅兵马疲敝,便是我军转入反攻之时!”
“荒谬!”常遇春拍案而起,虎目圆睁。
“未战先怯,岂是大丈夫所为?主公,末将愿率精兵三万迎头痛击,定要让那陈友谅有来无回!”
还有人提议:
“敌众我寡,硬拼恐非上策。不如遣使求和,待过几年我方实力更加强大,再反攻武昌。”
又立刻有人反驳。
“陈友谅倾国之师而来,摆明了就是要灭掉咱们。遣使求和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反而会打击我军士气!”
争论愈演愈烈,朱元璋却沉默不语,陷入思考。
良久,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随后掷地有声地开口:
“陈友谅此番前来,必然是要灭亡我等才肯罢休。”
“求和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迎战!”
众人目光下意识集中在朱元璋身上。
这位年仅三十二岁的主公,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战意。
早在离间陈友谅、赵普胜时,朱元璋就已经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不是朱元璋不想发育。
而是事到如今,天下大势推动,已经没有继续发育的时间了。
朱元璋沉声道:
“有破敌之计策,可以说出,让大家一起商议。”
“若是什么求和之言,就免开尊口!”
大唐世界,长安。
经过多日奔波,李世民重新回到了皇宫之中,正在和监国太子李治交谈。
“为善,你这段时间监国感觉如何?”
李治擦了擦头上汗水,苦笑道:
“儿臣就一个想法,太累了!”
李世民哈哈地笑了起来,指了指金幕中的朱元璋。
“再累,你也是太平盛世之君,和朱元璋比起来又如何?”
李治无奈一笑:
“父皇,儿臣还是更喜欢当太平之君。”
他顺势将话题引导到金幕上:
“父皇,您觉得朱元璋有胜利的机会吗?”
“有。”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而且很大。”
“为何?”李治好奇道:“是因为金幕上的明太祖?”
李世民失笑摇头。
“不,是因为朱元璋已经完整地构建了一个国家制度。”
“为善啊,只有形成制度,才能算是国家。”
“没有一个足够稳定的,能统治各个阶层的制度,那只能叫做地方政权罢了。”
“有了制度,成了国家,纵然势力看似弱小,也能创造奇迹!”
李治闻言,看向金幕的目光不由变为期待。
他想看看,朱元璋究竟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刘基站了出来,对朱元璋躬身行礼。
“主公,臣有一计,应可破陈友谅!”
就在历朝皇帝集中精神想要看看这是什么计策时,画面却突然一转,到了陈友谅这边。
【应天府西,采石矶。】
浩浩荡荡的天完政权船队旗帜入云,连滔滔江水都被遮蔽。
一艘艘大船缓缓停在了码头上。
陈友谅和天完政权名义上的领导者徐寿辉两人在众人簇拥下走了下来。
陈友谅心情看起来很好,笑呵呵地指着面前的采石矶道:
“大王请看,这里就是两年前朱葛南下夺取集庆路的关键之地。”
徐寿辉明显有些神思不属,随意地点头嗯了一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最新章节,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天天小说网!
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最新章节,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天天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