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作为家中主母,她不开心只会让底下的人更不开心。

  在尔雅不知道的时候,撞到她的小丫鬟受了极为严重的惩罚。

  尔雅换完衣服重新回到宴席上,孟伊人看到她冲她甜甜一笑。

  看到孟伊人的笑容,不知为什么尔雅总觉心里发毛,因此只点了点头略做回应。

  而孟伊人看到尔雅对她态度冷淡,心中更加认定她看不起自己商户出身。

  对于内心敏感的人来说,别人随意一个举动就能引起她们的自卑,然后引来她们莫名其妙的报复。

  此时来参加宴会的女孩大都已经把自己拿手的才艺表演了一遍。

  尔雅终于不用再看一群女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弹琴跳舞了。

  表演完才艺的女孩子凑在一起投壶下棋,说说笑笑十分热闹,这个氛围看着才顺眼。

  沈夫人看完女孩们的表演,跟程夫人一起小歇了一会儿。

  也就是在她小歇时,孟伊人去找的她,告诉她有丫鬟冲撞了宋夫人。

  眼下沈夫人歇的差不多了,便走了出来准备与宴席上请来的夫人们一起去听说书。

  正巧碰到尔雅回来,沈夫人笑道:

  “你回来的巧,今日我请了有名的女先生来说书。

  听说如今京中最火的就是《红糖记》,连当今圣上都喜欢。

  今日得闲,咱们也听听连陛下都称赞过的《红糖记》。”

  尔雅没想到《红糖记》都红到徽州了,这是卫辞的作品。

  在京中无论戏曲还是说书,她都听了很多遍了。

  但因为卫辞的原因,她百听不厌。

  尔雅脸上浮现笑意,正想点头应允,在沈夫人身旁扶着她的孟伊人却突然插嘴道:

  “听说宋夫人从京中刚回来没多久,想来这《红糖记》早就听过不知多少遍了吧。”

  此言一出,沈夫人脸上笑意顿时僵了起来。

  她怎么忘了宋夫人刚从京中回来没多久。

  她觉得稀罕的《红糖记》在宋夫人眼里定是没什么稀奇的。

  一想到此沈夫人就觉得有些尴尬,又有些恼火,仿佛在尔雅面前矮了一头一般。

  尔雅自然不会顺着孟伊人的话,在沈夫人面前露出什么优越感。

  她与沈夫人又没仇,眼下又是沈夫人的宴会,她兴致勃勃的请人听说书。

  若是自己当众表现出这没什么稀奇的,我早就听过了模样,岂不是跟沈夫人结仇。

  因此她撑起笑脸,满眼真诚道:

  “这《红糖记》戏曲我倒是听过半折,但还真没听过说书。

  沈夫人巧思,今日我就沾沈夫人的光了,沈夫人可别不让我听啊。”

  听到这话沈夫人脸上的笑容才舒缓开来:

  “说什么沾光不沾光的,你能喜欢我就不算白忙一回。”

  今日是沈夫人的宴会,她也没有自虐的毛病,所以席间请来的人地位都比她低。

  唯有尔雅跟她一样是四品诰命夫人,与她同起同坐。

  因此沈夫人这话说出来,其他的夫人也不会不开心。

  旁边还有夫人笑盈盈的接话道:

  “看来今日我们都是沾了宋夫人的光,才能在此听圣上都爱听的《红糖记》呀。”

  程夫人甚至在一旁捧哏道:

  “哎呀,宋姐姐来了以后,沈姐姐眼里是一点我的位置都没有了。”

  对待程夫人沈夫人的态度亲切多了,她故作生气的白了程夫人一眼:

  “有说书听还堵不上你的嘴。”

  一时间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气氛欢快极了。

  唯有尔雅意味深长的瞥了孟伊人一眼。

  她总觉得刚刚孟伊人说她从京中刚回来不久。

  一定听过无数遍《红糖记》是故意让沈夫人不开心膈应她的。

  不然沈夫人开开心心的请人听说话,她突然插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尔雅一时搞不清孟伊人的想法,更不明白她针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只把此事记在了心上。

  接下来一群人开开心心的去听说话。

  自然也有好几个夫人变着法的说着一些奉承话讨沈夫人欢心。

  沈夫人十分享受这种场合,这也是她喜欢办宴会的目的之一。

  身为知府夫人,平时她少不了参加一些向上社交。

  千方百计的说好听话让别人开心,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

  私下有空闲的时候,自然也想听听别人想着法讨好她。

  尔雅虽然也是四品恭人,但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

  沈夫人的夫君可是杨知府,青州的土皇帝之一。

  巴结她是现成能得到好处的,这一点尔雅可不能给她们。

  因此所有的奉承赞美都是冲着沈夫人去的,尔雅只用坐在沈夫人身旁笑着喝茶即可。

  只是沈夫人就算享受被人巴结也不会冷落她,频频与她说话。

  好在沈夫人请的说书先生也有点真功夫在身上。

  把《红糖记》说的那叫一个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尔雅听的出来,传到徽州的这版《红糖记》也是经过修改的。

  她在京中茶楼听过不少说书先生讲《红糖记》。

  内容大同小异,说辞都是差不多的。

  但官话和青州本地话不一样,所以戏曲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说辞是一定会修改的。

  古代交通不便,消息传播也不灵通,京城与青州有相隔千里之遥。

  沈夫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风靡京城的戏曲引进青州。

  还要花时间人脉找人改好戏词,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能力与背景。

  所以有时候古代夫人请人听戏曲,听说书,赏花,赏首饰等等。

  贵重的不是戏曲或说书,亦或花朵首饰本身。

  而是能得到它们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实力。

  这种实力出身寒门,快速爬到上流社会,底子薄的人家是没有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世家看不起出身底层的新贵的原因。

  新贵出身不好,就算祖坟冒青烟出了个人物,接触到了他们这个圈子。

  可无论是人情世故还是人脉资源他都没有也不会。

  见识,阅历,资历也不足,即使接触到了这个圈子,没有后续力量支撑,不过是昙花一现,转身即逝。

  君不见多少出身寒微的新科进士,子孙大都没出息。

  支撑家族的进士倒下后,子孙很快败光了家业,继续沦为平民。

  这样一来,真正有底蕴的世家又如何会把新贵放在眼里呢。

  喜欢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最新章节,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天天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天天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