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后续部队还没来得及支援摇摇欲坠的防线,23师团就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草原上,坦克的轰鸣声、飞机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装甲集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如同钢铁洪流将第 23 师团分割成数段。
鬼子是很奇葩的一支队伍,崇尚进攻,却擅长防守。
论防守作战,武士道精神确实好用,哪怕弹尽粮绝,也能靠着刺刀扞卫阵线,直到全军覆没。
对付这样的对手是很棘手的一件事情。
苏维帝国给的方式很简单,更多的坦克,更多的火炮,更多的钢铁洪流。
又是一场绞肉机,钢铁洪流与人肉炸弹的对抗。
爆炸声猛烈。
李峰皱起眉头,透过即时战略视野看到了奇怪一幕,这让他停下了手上的工作,防守作战的23师团竟然钻出工事,准备来一场反扑。
“司令,怎么了?”
孙德胜一脸诧异的看着长官,话说到一半,怎么突然停下来了。
“没什么,按照既定的思路,缴获的武器装备统一修缮,让手下军官与苏维帝国的军官打好关系,争取将这两支部队纳入到我们麾下来。”
“眼下苏维帝国是一条可抱的大腿,依托他们能够让漠北的实力获得极大提升。”
安排下去之后,剩下李峰一个人在帐篷内。
有更多的精力闲下心来,能够静观战场情况。
面对人山人海的攻势,23师团确实放弃了防守,来了一波反击。
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漫天炮火飞腾,此时跳出阵地反击,这不是裸露在炮火打击之下吗?
实在搞不懂日军军官的判断依据,为何放弃工事,选择在炮火覆盖的情况下反击?
本来还能撑一撑,还能坚守一段时间,如此一波骚操作,直接打崩了23师团的防线。
炮火之下,造成了大量士兵的伤亡。
装备优势、兵力优势、炮火优势的苏维帝国,得以全面的歼灭鬼子师团。
战斗持续了三天,23师团伤亡惨重,仅有2000余人逃离战线,其余士兵全部死翘翘。
从战场上缴获的电报,解答了李峰的疑惑。
关东军高层根据前线炮火输送的总量,判断苏维帝国的炮弹储备不多了,这才下达了反击的命令,结果低估了阿朱司令手上的炮弹储备,被打了一波满天星。
反击发起之后,发现情况不对已经晚了,炮火席卷战场,让23师团的有生力量彻底葬送。
鬼子师团的40公里防线全面崩溃,不得不选择夜间突围。
重伤员全部放弃,武器全部破坏,一夜之间,23师团分崩离析。
真符合了一句话,鬼子军队的上层腐朽,下层士兵反而可圈可点。
让一群猪脑子的长官指挥,除了自大跟愚蠢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收拾完了23师团之后,鬼子高层猜测的结果总算对了,苏维帝国储备的弹药不足以支撑大规模作战了,止住了攻势,双方恢复对峙状态。
战线拉长,运输过来的炮弹不足以支撑密集射击,阿朱司令也没有继续作战的信心了。
继续打下去,不可能再打出优越的歼灭战了。
收缩兵力,稳住阵线,收缴物资。
整体来形容阿朱司令的这场战斗,战损不好看,损失的装备有点多,但确实达到了作战目的,震慑了关东军。
双方之间默契的停战。
为了歼灭23师团,苏维帝国也付出了上万人的伤兵,为了尽快把1.5万左右的伤兵运输到北方的赤塔疗伤,打扫战场这件事马马虎虎了。
损失的坦克、装甲车肆意的散落在战场上。
眼见没人收拾,李峰安排人手,将报废的战车统统拉回来,哪怕烧了废铁也行。
抛锚的汽车、卡车、摩托车等,只要发现了,也想办法拉回来维修。
俨然成了捡破烂的。
没办法,家里穷,别人不要的东西,拿到手上修修补补又三年。
遗失的步机枪等装备,还有备用零件等,只要是别人不要的,亦或者别人来不及带走的,那别扯淡了,统统的拉回来就行了。
此次交战,独立军骑兵师也崭露头角。
收拾了整个第八国境守备队,自身的伤亡可控,仍有一战之力。
靠着战场缴获,吸纳了大批物资。
这种以战养战的指挥风格,让阿朱司令倍感惊叹。
事后邀请李峰前往苏维帝国学习交流,有心与他产生一些交集。
尊敬都是靠战功打出来的,实力强的人,走到哪都能获得尊敬。
李峰倒是很乐意与对方结识,阿朱司令打完这场仗,不出意外的话必然得到快速提升,未来也是苏维帝国光彩熠熠的将星之一。
与对方打好关系,有利于他从苏维帝国拿到一些援助。
就算拿不到援助,能够以有利的条件,获得一些工业支持也好。
战场是最容易产生友情的地方,这也是让孙德胜跟苏维帝国坦克旅、装甲旅搞好关系的缘故,吸纳两支部队驻防漠北,加深双方之间的羁绊。
手握漠北,可用的资源并不少,矿产、牲畜、草场等,都可以作为持续资源。
眼见停火,李峰的动作并不慢,优先返回库伦。
借助阿福宁这条线,采购对方手上的卡车300辆,损坏的卡车500辆。这些损坏的车辆,更换零件就可以继续开起来。
算上从战场上拉回来的铁皮卡车,勉强能凑出1000辆。
用这1000辆卡车,打通漠南、漠北的运输线,保证手上火炮的牵引使用。
规划库伦至集宁的铁路、公路,再继续采购油料、车辆、火炮、枪械,将这条补给线狠狠的落实下来,充实独立军的根基。
第二则是炮兵学院、空军学院,请苏维帝国的教官过来,开设分校,在库伦培养作战人才。
趁着双方之间的热乎劲儿,先把这两件大事儿给办利索了。
此次作战,李峰吃了个盆满钵满,不仅缴获了一个炮兵团,还拉来了苏维帝国这条大腿,来辅助他建设漠北根基。
苏维帝国缴获的日械武器没啥用,跟他们不成体系,以便宜的价格出售给李峰。
直接拉到库伦修缮,步枪1.2万支,机枪500余挺,子弹2000万发,炮弹若干。其余掷弹筒、速射炮等亦有缴获。
车辆、马匹,连续运输物资返回,一切短暂的归于平静。
喜欢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草原上,坦克的轰鸣声、飞机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装甲集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如同钢铁洪流将第 23 师团分割成数段。
鬼子是很奇葩的一支队伍,崇尚进攻,却擅长防守。
论防守作战,武士道精神确实好用,哪怕弹尽粮绝,也能靠着刺刀扞卫阵线,直到全军覆没。
对付这样的对手是很棘手的一件事情。
苏维帝国给的方式很简单,更多的坦克,更多的火炮,更多的钢铁洪流。
又是一场绞肉机,钢铁洪流与人肉炸弹的对抗。
爆炸声猛烈。
李峰皱起眉头,透过即时战略视野看到了奇怪一幕,这让他停下了手上的工作,防守作战的23师团竟然钻出工事,准备来一场反扑。
“司令,怎么了?”
孙德胜一脸诧异的看着长官,话说到一半,怎么突然停下来了。
“没什么,按照既定的思路,缴获的武器装备统一修缮,让手下军官与苏维帝国的军官打好关系,争取将这两支部队纳入到我们麾下来。”
“眼下苏维帝国是一条可抱的大腿,依托他们能够让漠北的实力获得极大提升。”
安排下去之后,剩下李峰一个人在帐篷内。
有更多的精力闲下心来,能够静观战场情况。
面对人山人海的攻势,23师团确实放弃了防守,来了一波反击。
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漫天炮火飞腾,此时跳出阵地反击,这不是裸露在炮火打击之下吗?
实在搞不懂日军军官的判断依据,为何放弃工事,选择在炮火覆盖的情况下反击?
本来还能撑一撑,还能坚守一段时间,如此一波骚操作,直接打崩了23师团的防线。
炮火之下,造成了大量士兵的伤亡。
装备优势、兵力优势、炮火优势的苏维帝国,得以全面的歼灭鬼子师团。
战斗持续了三天,23师团伤亡惨重,仅有2000余人逃离战线,其余士兵全部死翘翘。
从战场上缴获的电报,解答了李峰的疑惑。
关东军高层根据前线炮火输送的总量,判断苏维帝国的炮弹储备不多了,这才下达了反击的命令,结果低估了阿朱司令手上的炮弹储备,被打了一波满天星。
反击发起之后,发现情况不对已经晚了,炮火席卷战场,让23师团的有生力量彻底葬送。
鬼子师团的40公里防线全面崩溃,不得不选择夜间突围。
重伤员全部放弃,武器全部破坏,一夜之间,23师团分崩离析。
真符合了一句话,鬼子军队的上层腐朽,下层士兵反而可圈可点。
让一群猪脑子的长官指挥,除了自大跟愚蠢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收拾完了23师团之后,鬼子高层猜测的结果总算对了,苏维帝国储备的弹药不足以支撑大规模作战了,止住了攻势,双方恢复对峙状态。
战线拉长,运输过来的炮弹不足以支撑密集射击,阿朱司令也没有继续作战的信心了。
继续打下去,不可能再打出优越的歼灭战了。
收缩兵力,稳住阵线,收缴物资。
整体来形容阿朱司令的这场战斗,战损不好看,损失的装备有点多,但确实达到了作战目的,震慑了关东军。
双方之间默契的停战。
为了歼灭23师团,苏维帝国也付出了上万人的伤兵,为了尽快把1.5万左右的伤兵运输到北方的赤塔疗伤,打扫战场这件事马马虎虎了。
损失的坦克、装甲车肆意的散落在战场上。
眼见没人收拾,李峰安排人手,将报废的战车统统拉回来,哪怕烧了废铁也行。
抛锚的汽车、卡车、摩托车等,只要发现了,也想办法拉回来维修。
俨然成了捡破烂的。
没办法,家里穷,别人不要的东西,拿到手上修修补补又三年。
遗失的步机枪等装备,还有备用零件等,只要是别人不要的,亦或者别人来不及带走的,那别扯淡了,统统的拉回来就行了。
此次交战,独立军骑兵师也崭露头角。
收拾了整个第八国境守备队,自身的伤亡可控,仍有一战之力。
靠着战场缴获,吸纳了大批物资。
这种以战养战的指挥风格,让阿朱司令倍感惊叹。
事后邀请李峰前往苏维帝国学习交流,有心与他产生一些交集。
尊敬都是靠战功打出来的,实力强的人,走到哪都能获得尊敬。
李峰倒是很乐意与对方结识,阿朱司令打完这场仗,不出意外的话必然得到快速提升,未来也是苏维帝国光彩熠熠的将星之一。
与对方打好关系,有利于他从苏维帝国拿到一些援助。
就算拿不到援助,能够以有利的条件,获得一些工业支持也好。
战场是最容易产生友情的地方,这也是让孙德胜跟苏维帝国坦克旅、装甲旅搞好关系的缘故,吸纳两支部队驻防漠北,加深双方之间的羁绊。
手握漠北,可用的资源并不少,矿产、牲畜、草场等,都可以作为持续资源。
眼见停火,李峰的动作并不慢,优先返回库伦。
借助阿福宁这条线,采购对方手上的卡车300辆,损坏的卡车500辆。这些损坏的车辆,更换零件就可以继续开起来。
算上从战场上拉回来的铁皮卡车,勉强能凑出1000辆。
用这1000辆卡车,打通漠南、漠北的运输线,保证手上火炮的牵引使用。
规划库伦至集宁的铁路、公路,再继续采购油料、车辆、火炮、枪械,将这条补给线狠狠的落实下来,充实独立军的根基。
第二则是炮兵学院、空军学院,请苏维帝国的教官过来,开设分校,在库伦培养作战人才。
趁着双方之间的热乎劲儿,先把这两件大事儿给办利索了。
此次作战,李峰吃了个盆满钵满,不仅缴获了一个炮兵团,还拉来了苏维帝国这条大腿,来辅助他建设漠北根基。
苏维帝国缴获的日械武器没啥用,跟他们不成体系,以便宜的价格出售给李峰。
直接拉到库伦修缮,步枪1.2万支,机枪500余挺,子弹2000万发,炮弹若干。其余掷弹筒、速射炮等亦有缴获。
车辆、马匹,连续运输物资返回,一切短暂的归于平静。
喜欢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最新章节,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天天小说网!
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最新章节,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天天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