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

  不出意外,朱由检又忙到了子时。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缓步走到窗前,盯着天上的圆月,缓了好一会,双眼的酸涩才慢慢消失。

  “小萍,给朕打盆热水过来。”朱由检朝屋外轻声喊道。

  等了好一会,门外却没有丝毫响动。

  难道都睡着了吗?

  朱由检踱步到门边,轻轻推开房门,只见王承恩右手拿着毛笔,左手拿着之前那本小册子,蹲坐在门边,双目紧闭,还有轻微的鼾声传出。

  远处的侍卫倒是好一些,笔直站立在原地,仅仅是在打哈欠。

  “也不知道先去休息!”

  朱由检摇了摇头,轻轻推了一下王承恩,低声呼唤道:“大伴,回房去睡吧!南方湿度很大,容易得风湿。”

  王承恩迷迷糊糊醒转,正好看见朱由检的大脸,直接吓得一个激灵,慌张解释道:“万岁爷,不是老奴要偷懒啊…….”

  朱由检挥手打断道:“朕又没有怪你,赶紧回去睡觉,朕也要休息了!”

  “老奴遵命!”王承恩躬身退下。

  朱由检想了想,补充道:“等韩赞周出征归来,让他和你换着值班吧!”

  王承恩脚步一顿,愣了一下,才躬身说道:“老奴遵命!”

  这就意味着韩赞周将卸下南京守备太监的差事,重新回到司礼监。

  以往司礼监都是由他一人做主,现在却要分权了。

  朱由检又推开旁边的房门,走近一看,原来小萍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嗜睡也是正常。

  朱由检摇了摇头,没有将其喊醒,反而把她轻轻地放在了床上,盖好被子就转身回去了。

  一夜无话。

  天才刚亮,奉天殿外就有一个身影拎着长刀左右腾挪,练习刀法。

  和能陪着一起练习武艺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不同,南京锦衣卫镇抚使吴孟明只能站在旁边干看着。

  “陛下,昨晚刑部尚书马士英离开皇宫之后,去到了内阁大学士、左都御史、兼南京留守王永吉府中。”

  “呔!”

  朱由检微微点头,仍旧自顾自地练习刀法。

  吴孟明继续说道:“他们两人商议了一番,最终决定依靠徐夫人来打响教坊司的名气。”

  “徐夫人长得如何?”朱由检抽空问道。

  吴孟明答:“虽年过三十,但风韵犹存!”

  朱由检又不再说话了,继续挥动手中的长刀。

  吴孟明再次说道:“据臣派往扬州的探子回报,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两人已经畏罪潜逃了,扬州知府任育民正在派人搜捕。”

  “潜逃?”

  朱由检疑惑道。

  这真是雷声大雨点小。

  昨天下午大军才出征,今天一大早主谋就逃了。

  反应如此之快,说明消息早就泄露了。

  “查清楚是谁泄露了消息!”朱由检下令道。

  吴孟明说道:“微臣已有些眉目,只是还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

  “是从马士英,还是王永吉那里泄露的?”

  朱由检问道。

  也只有这两个人,才能让锦衣卫拿不到切实的证据。

  要是其他官员,早就被驾帖捉拿到诏狱了。

  吴孟明心中直呼皇帝精明,脸上却不动声色的解释道:“微臣猜测应该是马部堂,他府中有一小妾,是福王暗中送的。”

  朱由检想了想,马士英根基并不稳固,若是这个消息传出去了,定会引来朝臣的攻讦,于是说道:“办得不错!若是任育民抓住了福王和潞王,就先不追究了。”

  “微臣明白了!”吴孟明点头应了下来。

  朱由检又问道:“策反张献忠麾下大将的事情,可有想法了?”

  吴孟明说道:“张献忠有四个养子,其原名分别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其中孙可望是老大,其人勇猛善战,但却狂妄自大、独断专行,并且还野心勃勃。

  李定国是老二,他身高八尺,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作战时则一马当先,英勇无比,被人称为‘小尉迟’或‘万人敌’,是西贼中智勇双全的战将。

  刘文秀是老三,其人仪度温雅,柔和谨慎。擅长安抚士兵,训诫诸将不得虐待百姓,深得西贼将士之心。

  艾能奇是老四,其名声不彰,只以勇猛着称。”

  听完吴孟明的一番话,朱由检细细一想,确实和脑海中的记忆差不多。

  最有能力的正是曾两蹶名王的李定国。

  其他三人的缺点太过明显,实非良将。

  朱由检问道:“可否能招降李定国?”

  “难度很大!”吴孟明摇头说道:“这四兄弟,每个都领兵数万到十万不等,深受西贼头子张献忠的信任,轻易不会弃暗投明。”

  朱由检想想也是,现在西贼攻势如潮,四川都被打下了一小半,怎么可能轻易投降?

  但历史上曾记载过,孙可望和李定国素有矛盾,或许可以从此下手。

  想到此处,朱由检立刻说道:“你可查到孙可望和李定国有什么矛盾吗?”

  吴孟明略微思虑,还是摇头说道:“孙可望是西贼中功劳最大的将领,威望极高,李定国不至于和其产生矛盾。”

  “嗯?”

  朱由检皱起了眉头。

  难道是现在两人的矛盾还没激发?

  认真思虑了片刻,朱由检忽然想到李定国在南明之时,曾常常自比为《三国演义》中的姜维,顿时就有了主意,于是开口问道:“李定国的出身怎么样?是否有学识?”

  吴孟明回答道:“其出自陕西延安府的贫苦百姓家庭,自十岁就跟从张献忠造反,现年也不过二十三岁,想来应当没什么学识。”

  朱由检又问:“爱卿可知《三国演义》否?”

  “看过,微臣最仰慕的就是诸葛丞相。”吴孟明答。

  朱由检点头道:“你安排一个敢于为大明献身的饱学之士,派遣到李定国身边,时时为他讲解《三国演义》这本书,并将其比作诸葛亮、姜维这般的忠肝义胆之辈。”

  “这……”

  吴孟明只觉得皇帝的脑洞真大,没有用三个字差点脱口而出,转念又想到试试也无妨,反正不花什么力气,于是说道:“微臣下去就找人。”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最新章节,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天天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天天小说网